沈阳师范大学·好书荐读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如果您对好书角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好书角由图书馆负责建设与维护,联系方式:86592565(胡老师)。

信息详情

2019年5月9日《柒》

正文

25158651-1_w_3.jpg

图书信息

作 者:文珍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书号:I247.7/2806

馆藏地:三楼图书借阅区     

99999990002364219_1_o.jpg

推荐语:         

  作家文珍曾经在两年内接连斩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和老舍文学奖,被业界评价为“文笔像张爱玲一样狠”,但“对人物的体恤则像萧红”。



内容简介:     

 “一个人在世界上如何成为他自己。”

  暗中有光,热极而凉。相较于气息幽微纤细的《十一味爱》,欲逃离日常生活而不得的《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文珍新小说集《柒》格局为之一变,开始探讨更大也更本质的生死爱欲问题,并进一步拷问个人、他者与世界的多重关系。

  书中收录七个热情故事大多关于人世间偶然的相遇,动心起念的后果,无法摆脱的过往,以及仿佛针对每个人性格弱点量身定做的道德困境。故事中每个人想要真正成长和抵达自我,都必须竭力理解种种际遇之于自身的意义,并将之转化为生命所得;而在另一些被命运选定的时刻,甚至艰难漫长如同泅渡黑暗中的茫茫大海。书中*篇就是《夜车》;而阅读此书,也仿佛登上一辆开往无边迷人夜色的“夜车”,被文字身不由己带至山穷水尽直见性命之境。


作者简介:    

  文珍,青年作家,生于湖南,长于广东。曾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具潜力新人奖”等。出版小说集《十一味爱》《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现居北京。


媒体评论:

  在女性书写的谱系中,文珍站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不是先知或烈士,不是文艺青年,她站在特定的人群之中。她们和进城务工人员一样,构成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动力基础。她们有能力自我指认:不是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而是文化的。的确,她们正在某些方向上悄然塑造着我们的文化:恰好是这个男性的、而且是直男的,亢奋的、未免过度亢奋的时代的背面或阴影——意义的焦虑;对时光、苍老、孤单的无力感;细腻的感性;戏谑的含混和自嘲;不确定性的自我消费——甚至是性别的不确定……暗自拓展、开垦我们文化中柔软的、感伤的、弱的、暧昧的区域,文化的后园。……女性、社会、文化和审美,文珍处在种种幽暗小径的交叉点上。

——李敬泽


  文珍那些逼近语言极限的小说,最让我感到奇异的是,华美是自律的,语言的流水并没有浮夸地漫过河岸,四处流溢。

——蔡东


  让文珍与大多数同龄人的写作截然分开的,在于多数人仍着力于青春前史时,她却开始勇敢诚实地直面人世真实。她敏锐地指认出了来自时代的、社会的、文化的挤压——高难企及的房价、机会的不均、惨烈的竞争、主流价值观的强大与固化、高速发展时代中普通人的无措与迷失——可以说也是80后目前面临的真实景观。而她小说的张力,在于人物的正直、敏感、多思,及其面对强硬现实时所遭遇的巨大挫败与伤痛。

——吴永熹


  与那些金戈铁马、风起云涌的巨型历史景观迥异,文珍的小说回到了乏善可陈的小人物和日常生活。显然,小人物立足的狭小空间并未拘住作者。相反,风轻云淡的娓娓叙述之中,灰蒙蒙的日常生活渐渐如浮雕般地呈现出来。

——南帆


  我最开始被文珍的作品打动,觉得作品的镜头感特别强,而且往往是慢镜头、长镜头。可以感觉到文珍在试图恢复被遗忘已久的一种古老的慢,还有一种古老的爱。

——杨庆祥


  一个作家存在的理由就是不拘一格,独占山头。文珍的小说无论是好是坏,都是文珍式的。她日后能不能得天下、得多大的天下,取决于小说的量。她写的也许少了一些。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