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好书荐读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如果您对好书角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好书角由图书馆负责建设与维护,联系方式:86592565(胡老师)。

信息详情

同为陕西乡土文学,《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气质有何不同

正文

2017-06-19 博雅好书

近日,改编自作家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白鹿原》热播,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观众也展开了对“乡土作家”陈忠实、路遥、贾平凹及其经典作品的对比。许多观众认为,与《平凡的世界》和《秦腔》相比,《白鹿原》拥有更加宏大的格局,更加深刻地刻画了时代更迭下的人性群像,再加上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儒家传统文化,整体显得更加厚重。


众所周知,《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和《秦腔》都是现实主义的乡土题材小说,都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在乡土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无意对三者作出孰高孰低的评价,仅试图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说一说《白鹿原》与《平凡的世界》的不同风格。


1

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不同的创作风格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作家的文学创作都是从他们的故乡生活开始的,甚至故乡将伴随他们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记。譬如鲁迅笔下的绍兴,萧红笔下的呼兰河,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不难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往往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也会对文学作品的风格产生影响。陕西籍作家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也许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样的影响。



从自然条件方面讲,陕西省可以被分为三大地域:陕北、关中和陕南。陕北位于黄土高原与蒙古草原的交界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融,使这里的文化带有一种野性。关中以西咸地区为中心,宋代道学中主流之一的“关学”正是在此发展起来,并且在历朝历代的更迭中逐渐占据了关中地区的主流文化形态。陕南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地势崎岖,相对比较封闭,使这里保持着质朴自然的生存形态。


三大地域自然条件的分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特征,造成了各自地域文化的巨大差异。陕北以路遥为代表,关中以陈忠实为代表,陕南则以贾平凹为代表。三位作家虽然都出身农家,深谙乡村人民生存的艰难和精神的困境,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他们的作品还是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2

耕读传家的仁义白鹿原


八百里秦川,北接黄土高原,南临秦岭,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之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以“关学”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慢慢在关中这片历史悠远的土地上生长、绽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关中人。陈忠实就是在这片充满“仁义”的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并将儒家的传统观念贯穿至整部《白鹿原》。


《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始终秉持儒家“仁义至上”的人伦标准,用“仁者爱人”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用“耕读传家”、“学好为人”的传统精神教育下一代。从白嘉轩的父亲秉德老汉给长工鹿三寻媳妇,白嘉轩与鹿三以兄弟相称,送鹿三的儿子黑娃上学,到饥荒瘟疫中,仍坚持留下鹿三,甚至与鹿三同睡在马号里,同喝一瓶西凤酒,白嘉轩可谓是“仁至义尽”。白嘉轩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但他信仰的却是“仁义至上”的儒家信念。这种信念并不是通过背诵四书五经得来的,而是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沉淀在了他的血液中。


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则是一个传统儒家精神的“卫道士”,被白鹿原人称为“圣人”。他清高儒雅,无所不


电视剧《白鹿原》剧照

知,“处江湖之远”却又不忘黎民。在小说中,朱先生通过制定“乡约”,将儒家的道德理念落实为具体的行为准则,使村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儒家文化的耳濡目染。在得知妹夫白嘉轩种植罂粟时,他毅然耕毁大片的罂粟幼苗,恢复往日的躬耕传统。国民革命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劝退巡抚的20万大军,使百姓免遭战争的迫害。灾荒饥饿之年,他亲自指挥赈灾队,与乡民同甘共苦。日寇入侵,他投笔从戎,誓死抗争。总而言之,朱先生将传统儒者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双重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外,黑娃、白孝文的反叛与回归家族,同样寓意着对儒家传统家族观念的回归。我们可以说《白鹿原》上的一切都被打上了儒家的印记,甚至儒家文化中一些迂腐的观念也被表现的入木三分。


3

平凡的世界,黄土地上的抗争


路遥是陕西榆林人,在《平凡的世界》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倾注着路遥对于陕北黄土地的无限心血和热爱,同时路遥也将“黄土地”贯穿到了整部作品中。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采用了大量的“黄土地”方言,例如用“圪崂”、“山峁峁”、“塄坎”等来形容黄土地的地貌;用“门楼”、“硷畔”来反映黄土地的村舍;用“脚地”、“灶火”来描述黄土高原上窑洞的特征。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除此之外,路遥还多次运用了黄土地特有的信天游来抒发人物的感情。当润叶局促不安地从城里跑到双水村地头,找找她心心念念的少安哥时,对面的山上忽然飘来一个庄稼汉悠扬的信天游: “说下个日子呀你来不来,硷畔上跑烂我的一双鞋。墙头上骑马呀还嫌低,面对面坐下还想你。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有什么心事慢慢价来。”陕北信天游的运用,不仅恰如其分的将小说中人物含蓄羞涩的感情表现出来,更暗含着路遥对陕北黄土地文化深沉的爱。


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争夺的要地,饱经了沧桑与苦难。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们,自然会在苦难中养成倔强刚毅的品质。路遥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也是凭借着这股刚毅不服输的精神,在严酷的环境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在上学时经历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身体折磨,与同学郝红梅的朦胧感情也最终幻灭,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对于苦难的抗争。即使到了建筑工地上,孙少平依然“趴在麦桔杆上的一堆破烂被褥里,在一粒豆大的烛光下聚精会神的看书,那件肮脏的红线衣一直卷到肩头,暴露出令人触目惊心的脊背一一青紫黑淀,伤痕累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使孙少平悟出了自己的苦难哲学:“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直至最后恋人田晓霞的死带来的沉痛打击,孙少平依然能够挺起胸膛坦然面对,此时的他已经超越了苦难。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侠林序》中讲道:“贫贱非侠不振,患难非侠不脱,辟斗非侠不解,怨


陕北风貌

非侠不报,恩非侠不酬,冤非侠不伸,情非侠不合,祸乱非侠不克。”孙少平在苦难的境遇下,用拳头给予对少女图谋不轨的包工头以最严厉的惩罚;矿井崩塌的危难之际,不顾自己的安危拯救工友。他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勇于抗争、匡扶正义、舍身为人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与陈继儒所说“侠”之精神不谋而合。


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地域文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者虽都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展开叙述,但是受各自文化地域的影响,呈现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白鹿原》像关中的土地,沧桑浑厚,承载着深厚的儒学文化;《平凡的世界》则像陕北的风,带有一种野性的力量,刚毅不屈,有“侠”的某些品质。(本文节选自澎湃新闻,作者:杨卓君)